文/释能德
除夕,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车站的乘客纷纷往车站中央挤,剩我独自一人站在角落,所以渐渐被雨淋湿,立刻生起了一个念头:“真讨厌!很不喜欢淋雨”眨了眨眼拉回来,还好返家的巴士来了,该上车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曾因为乌云密布而想提早回家,或选择等雨停而迟点儿回家。后来我还学会“看天”出门,避免在“天黑黑、快下雨”的气候下外出。我自幼便没有带伞出门的习惯,因此遇到下雨天就成落汤鸡。衣服和鞋子都湿透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反感。我从小没养成考虑到出门可能会淋到雨的习惯,家里也从来没大人要我有所准备。
回想起去年第一次去禅修时刚好碰到雨季,当时庞大的禅院只有我一个人禅修。又是风雨交加,我因此便感冒了!而且身体的不适使我内心的恐惧与日俱增,恨不得立刻回国!好在掉进低落的情绪和念里翻滚了一个中午后,我居然还能坚强拉回来;拉回来那一瞬间,我发现想放弃禅修的念头竟然顿时消失了!我问回自己:“如果这时我解脱了,应该是处于怎样的状态?”那时我便决定继续留在禅院,想趁机训练自己拉回来、放下的能力。
回国一阵子后,我恢复学会的日常作息。有一天在7楼禅堂打坐时,忽然下起了大雨。即使听到了风雨声,感觉雨水滴在肩膀上,我一直看着自己,内心依然稳定;为何同样是下雨,而我在禅院却掉进起伏不定的情绪里,甚至想着离开?
后来我起身关上窗户望向窗外,俯瞰对街的路人,很敬佩那些冒着大雨收垃圾的劳工,他们连雨衣都没穿,仍将垃圾袋一个接一个扔进车里,反省我自己,多么懦弱呀,我早就躲在屋檐下避雨了!当然,我可以辩解自己是为了健康而如此,但如果连毛毛雨都不敢淋,那毕竟是自欺欺人,自找借口。
避雨看似小事,我事实上却视如逆境,巴不得立刻找地方避雨,或提早或延迟回家;在禅院那时节,因为对环境陌生而不适后就想回国。总之,我一直想让自己处在安稳的外境,何曾明白需要安的却只看清自己内心的懦弱?
出家前,师父一提到有关我剃度出家的事便会问:“你准备好了吗?”我便回答:“准备好了!”我从未想过自己放弃出家,毕竟我清楚知道自己想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实际上,在剃度出家前,又怎会知道自己到底准备好了没有呢?或应该说,很多事情不在于自己觉得准备好了与否,而是在面对顺逆境时自己会有何反应。
在真正面临种种考验时能不能够拉回来、放下执着,自然就会知道自己到底准备好了没有。任何顺逆境的考验皆是培养拉回来、放下的上等肥料,面对境时觉性有在吗?此时的我还有什么放不下吗?若能时时拉回来,认真地看清、认识自己,鼓起勇气放下与烦恼相应的情绪和杂念,还愁不能马上准备好面对任何外境的变化?
很显然的,我还未养成拉回来的习惯。所以我要拉回来,放掉继续把这篇文章写下去的念头。眨了眨眼拉回来,巴士到站了,是该下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