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 Online

目前

Inspiring personal storie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navigating life’s challenges with mindfulness and compassion.

Present Online

目前

Inspiring personal storie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navigating life’s challenges with mindfulness and compassion.

最新目前出版​

Latest Present Journal

目前第35期

Present 35

“住”于四事供养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住处”(梵viharati),即僧人所居住的地方;一是指“卧具”(梵s/Ayana Sana),即卧睡所需的寝具。 “住处”有寺院(又称精舍、僧伽蓝)、茅棚(古称阿兰若,即远离村庄的寂静处)、冢间住(即在坟墓打坐过夜)、露地住(即在空地打坐过夜)、树下坐(即在树下打坐过夜)。除寺院外,其他四者皆苦行僧住处。对“住处”的供养而言,只有寺院和茅棚二者能解决日晒雨淋、野兽侵犯之苦,让僧人能安身而后安心。 “卧具”指床榻、床垫、床单、被褥、蚊帐、枕头等,而供养“卧具”的内容选项可以依僧人住处的所需来做出选择。“卧具”可免身体在夜间休息时遭蚊虫叮咬、寒冷之外苦。 不论是“住处”或“卧具”的供养都有一个共同点,二者的重点都是在解决僧人夜间睡眠时的问题,而此时也正是人类最脆弱的时候。在毫无防范和保护的状态之下,野兽的侵犯足以令人丧命;在欠缺御寒御风的配备底下,严寒的侵袭足以让人冻毙。 学佛者在供养“住”时可如此思维而修:以“住处”保护佛、僧色身免遭日晒雨淋、野兽侵犯,愿自己能有色身庄严之果报;以“卧具”保护佛、僧色身免遭蚊虫叮咬、寒冷之外苦,愿自己能有无苦的法身之果报。

前期出版

Soulful Thought

前期出版

Previous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