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是一种精神状态,与“迷”相对;当我们不是活在“觉”的状态时,就称之为“迷”,迷失的意思。
凡夫之所以被称为“凡夫”,因为是长时间处在“迷”的状态,到了执着地步,此状态是每一个凡夫所熟悉的。偶
尔,“觉”的状态会出现,那却是凡夫所生疏的。佛门所说的修行就是通过方法去发现“觉”的存在,然后维持在
此状态下过日子,禅门称之为“保任”,就是要把生疏慢慢的转成熟悉,这是“生处转熟”,反之,把自己所熟悉
的“迷”转成生疏,这是“熟处转生”。
当一个学佛者能长时间维持在“觉”的状态时,下一步就是要求检视此“觉”是否和执着相应,如果是就绝不是解
脱的心;只有不与执着相应,才是解脱的心。
什么是解脱的心?解脱的心指是“自在”、“无我”、“空”、“涅盘”、“觉悟”等等素养。
当我们说“解脱”,那是相对于烦恼的束缚而言。不被贪嗔痴等烦恼所束缚,就称之为“解脱”。
当我们说“自在”时,就是针对不入色、声、香、味、触、法而言。因为不被色、声、香、味、触、法所迷
惑,人就自在了。
当我们说“无我”时,针对的是对“我”的执着而言。能放下对“我”的执着时,就是无我。
当说“空”时,那是相对于“有”而言。世间的任何存在,不论是有形相或无形相都是“有”。“空”是在说明“有”的无
实质,是因缘所生法,故而应放下对“有”的执着。
“涅盘”是指不生不灭的实相。当我们说“涅盘”时,是相对于有生有灭的生死而言。当我们能透视自我,知生本
无生、灭本无灭,并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时,就称之为“涅盘”。
当我们说“觉悟”时,是相对于“迷失”而言,其中包括两种状态:一是妄失了本具的觉性,二是在“色、声、
香、味、触、法”这六尘迷失了。当我们能寻获本具的觉性时,就是觉悟了根本。当我们能把持住觉性而不迷
失在六尘中,就是觉悟了什么叫做“自在”。